化妝品市場壯大 可持續議題值得關注

【蘇可奇】愛美是人的天性,在過去二十年,環球化妝品與美容產品市場規模日益壯大,為行業帶來龐大商機,但同一時間,行業的監管也愈來愈嚴格。
全球化妝品與美容市場的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約3,350億美元,大幅增長至2032年的5,560億美元1。當中,亞太區更是增長的引擎,單是在2024年相關市場便錄得39.6%增幅2。
環球各國的人民生活逐漸改善,有餘裕花錢打扮,當然是市場增長的主因之一,但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有趣的推動力。以往人們常說「女為悅己者容」,但到了現在,不論女性或男性都相當注重外表,男士美容產品儼然已成為一個不容小覷的市場。此外,網上銷售的興起也刺激了美容產品的銷情,目前環球有超過27%的美容產品銷售是透過網路進行的3。筆者相信,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虛擬膚色配對」等功能將會成為市場的新增動力。
「顏面」監管
大多數護膚產品對人體無害,但是某些成分卻有可能對用家造成過敏或其他皮膚問題。為了保護消費者健康,我們看到各國已逐步加強對化妝品與美容產品的監管,特別是在要求行業提升產品標示的資訊及「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歐盟目前要求產品在上市前須要先提供安全評估報告,而在中國,化妝品企業則須通過中國的化妝品註冊與備案制度。相較之下,美國的監管條文較為寬鬆,化妝產品不用像食品與藥品般,須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
筆者以往曾提及過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這種氟化有機化學品廣泛用於不同消費品,防水化妝品和染髮劑也屬於其中。世界衞生組織正在研究 PFAS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影響,而丹麥和法國則已率先禁止使用PFAS,其他歐盟國家也可能跟進。歐洲化學品管理局早前便提出一項限制 PFAS 使用的草案,化妝品與美容相關企業應密切注意監管進度並作出對策,逐步淘汰 PFAS,否則有機會面臨重大的監管風險。
投資者的角色
筆者預期,化妝品與美容市場將會迎來愈來愈多監管措施,身為主動管理投資者,我們有必要仔細了解相關議題,並將之視為投資企業的評分準則之一。事實上,我們一直有定期監察行業的爭議事件,舉例說,在今年上半年,我們便曾發現某企業的化妝品及個人衛生產品中含有污染物,因而大幅下調了該公司在相關方面的評分。除了作出評分,我們也會就重大的可持續議題與企業管理層進行對話。透過上述一系列行動,我們希望能協助行業生態保持健康並為消費者帶來福祉,使用家除擁有亮麗的外表之餘,也能降低監管風險,創造更可持續的投資表現。
1. 安聯投資,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截至2025年6月23日。
2. 安聯投資,歐萊雅, 截至2023年。
原文刊載於香港經濟日報 3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