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退休儲蓄的多重挑戰

本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筆者在此補祝各位女性三八婦女節快樂﹗

隨着社會的進步,女性在各個領域的角色越發重要,特別是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女性撐起半邊天,其勞動人口參與率超過五成,成就和地位備受肯定。不過,在實現退休目標方面,女性其實面對獨特的挑戰。假如掉以輕心,或會導致退休儲備缺口風險增加,從而削弱銀齡生活保障。

長壽與較短工期構成潛在風險

首先是女性平均預期壽命一般較男性長。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2023年女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為88年,較同年出生的男性長5年1 。另根據推算,在 2046年女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會延長至91.8歲,男性則為86.4歲,意味着女性在退休後將有更漫長的生活時間,需要更多的儲備應付日常開支2

縱然香港女性平均預期壽命較男性為長,但部分人或未能有充裕的在職時間累積退休儲蓄。根據資料顯示,25至59歲的男性勞動人口參與率維持八至九成,但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卻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從25至29歲的85%降至55至59歲的不到60%3 。由此反映女性僱員或較早離開職場,相對較短的工作年期有機會影響其退休儲蓄進度,不利她們實踐退休目標。

主導可控因素迎擊儲蓄挑戰

面對以上的退休儲蓄挑戰,女性應更積極面對。雖然壽命長短屬不可控的因素,但她們卻可主導投資期、資產組合及供款金額,譬如盡早開展投資計劃,發揮複息效應的威力,並在退休後持續投資,延長退休金的提取期,以對抗長壽風險。

另外,女性僱員在應制定投資策略時,應注重風險管理和資產多元化,根據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長期目標,適當地投資一定比例的股票或其他風險資產,以爭取較高的長線潛在回報,同時亦可因應經濟狀況增加投資金額,以加快儲蓄進度。

事實上,不論男性或女性,在退休投資方面都面臨不同的挑戰,但並非無法克服。我們需要正視問題,積極、主動地採取行動,或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相信透過適當的規劃和策略,都能有效地為未來的退休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1「香港人十分長壽。2023年,男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是83年,女性則是88年,兩者較30年前均增加了約7年。香港男性及女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在已發展的經濟體而言是最長之一。」https://www.censtatd.gov.hk/tc/page_235.html (2024年 11月)
2 「根據推算,在 2046 年男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將上升至 86.4 年,而女性的 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則上升至91.8 年。」https://www.censtatd.gov.hk/en/data/stat_report/product/FA100061/att/B72310FA2023XXXXB0100.pdf
3 https://www.censtatd.gov.hk/tc/web_table.html?id=210-06201

本文內所載的資料於刊載時均取材自本公司相信是準確及可靠的來源。本公司保留權利於任何時間更改任何資料,無須另行通知。本文並非就內文提及的任何證券提供或邀請或招攬買賣該等證券。閣下不應僅就此文件提供的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並請向財務顧問諮詢獨立意見。投資涉及風險,尤其是投資於新興及發展中市場所附帶之風險。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引。

本文件並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核。

發行人為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

安聯投資點評

近日中美貿易戰硝煙再起,環球股市應聲下挫,牽動投資者情緒。對於一群莘莘學子而言,他們亦正面對一場戰役——中學文憑試。細想學生們應對考試的經驗,其實亦可借鑑於投資儲蓄,助他們打下更穩健的財務基礎,達成不同儲蓄目標。

瀏覽更多

本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筆者在此補祝各位女性三八婦女節快樂﹗

瀏覽更多

今年二月份同時迎來中國元宵節和西方情人節,相信許多情侶和夫婦都度過了甜蜜的節目。有不少人畢生致力尋覓人生伴侶,以及維持長久的關係,但在濃情蜜意以外,我們切勿忽略在人生旅程中,也需要與退休投資「Soul Mate」維繫關係。

瀏覽更多

下星期便是農曆新年,筆者在此先祝賀大家福蛇迎春,萬事如意!蛇予人的印象多是靈動聰慧,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在捕獵時行動迅速果斷。這些特質其實是退休投資者不可或缺,有助我們更有信心面對市場波動,打下穩健的財務基石,令未來的銀髮生活更為豐盛。

瀏覽更多

聖誕節將至,位於芬蘭的聖誕老人村郵局在忙不過來時,都會發出「招聘公告」,為聖誕老人招募「精靈」助手,協助處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對不少退休投資者而言,其實也有一些「小精靈」,可助大家更輕鬆地進行退休儲蓄。

瀏覽更多

近年環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持續,驅使不少市民在消費方面變得更加謹慎,出現了「消費降級」的現象,即減少或不再購買高價產品的需求,轉而選擇價格較為相宜的同類型商品。有不少網民更戲謔稱,現時「茶記加2蚊轉凍飲」已成為新一代中產階級,甚至是財務自由的象徵。在這種「消費降級」的趨勢下,對退休投資者的投資策略有何影響?

瀏覽更多

安聯投資

你正在離開此網站及轉至以下網站。此並不意味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對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所包含的信息給予任何批准或認可,而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亦不會對有關此連結及其包含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請注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可能包含未經認可向香港公眾人士提供的基金和投資策略。此外,亦請細閱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的條款及細則、隱私及安全政策、或其他法律條款信息。如你按「繼續」,即表示您確認上述詳細信息並繼續訪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 如你有任何疑慮,請按「留在此頁」。

Welcome to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選擇您的語言
  • English
  • 中文(繁體)
選擇您的身份
  • 個人投資者
  • 中介人
  • 其他投資者
  • 退休投資者
  •  

     

    安聯精選基金
    • 安聯精選基金為傘子單位信託(本〝信託〞)遵照香港法例並根據信託契約而成立,內含不同附屬基金,各具不同投資目標及/或風險取向。

    • 投資於任何附屬基金均須承擔多種風險(包括(但不限於)投資於定息收入證券的風險、證券風險、與個別公司有關的風險、國家及區域風險、通脹風險、評級下調風險及集中程度風險)。

    • 認購部份附屬基金之單位並不等同存款於銀行或接受存款公司。

    • 部份附屬基金是組合型基金,其絕大部分資產投資於本信託旗下的其他附屬基金。這可能須承受較高風險,例如集中程度風險、與組合型基金的性質有關的風險及資產配置風險。

    • 部份附屬基金可能投資於單一國家或地區。相對於比較多元化的附屬基金,該等附屬基金或會因其集中於單一國家或地區承擔較高風險。

    • 部份附屬基金投資於中國市場及人民幣,可能須承受較高風險,例如人民幣貨幣風險、投資範圍受限制風險、流通性風險、信用及稅務風險。

    • 部份附屬基金可投資於金融期貨或期權合約,會涉及較高的交易對手、流通性及市場風險。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可能失效及╱或導致附屬基金蒙受重大虧損。附屬基金的衍生工具風險承擔淨額最多為其資產淨值的50%。

    • 投資所涉及的風險可能導致投資者損失部份或全部投資金額。

    • 投資者不應單靠本網站的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

請示意您已閱畢及明白有關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