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投資的「三低兩高」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聽到「三長兩短」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意外或不幸的情況。在退休規劃中,其實也存類似的潛在風險,名為「三低兩高」,包括低估壽命長度、低估醫療開支、低估通脹影響,以及高估投資回報和高估投資時間,這些問題若未能及早重視和作出改善,或會對退休生活帶來巨大挑戰。

(一)低估壽命長度

香港作為全球人均壽命最長的地區之一,平均壽命超過80歲,而且隨着醫療水平提升和及生活條件改善,相信人均壽命只會有增無減。假如我們低估長壽風險,屆時儲蓄或不足應付更長的退休生活。因此,投資者在規劃退休時,應充分考慮長壽的可能性,作充裕的預算。

(二)低估醫療開支

隨着年齡增長,健康問題越發常見,醫療費用也是或可忽視的負擔。根據醫務衞生局數據1 ,2022/23 年度人均醫療開支為3.9萬元,較上年度上升15%。醫療費用的漲幅通常高於一般通脹,一旦患上重大疾病或需要長期照顧,額外的醫療開支或會侵蝕原本的退休儲蓄。要減輕未來的財務壓力,退休投資者宜提早預留醫療費用,並可考慮投保醫療保險增添保障。

(三)低估通脹影響

通脹是資產價值的「無形殺手」。根據統計處資料2 ,2014年至2024年間,整體消費物價累計上升21.5%,即平均每年上升2%,當中以食品、水、電、燃氣等的價格漲幅尤為顯著。這些日常必需開支難以大幅削減,實際購買力又會被通脹蠶食,在財富越來越貶值下,退休生活或會捉襟見肘。因此,在規劃退休儲時,必須將通脹納入考慮因素,同時在退休後應持續投資,確保資產增值能力,以抵禦資產貶值的風險。

(四)高估投資回報

至於「高「部分,就是有些投資者在制定投資計劃時,往往對回報抱有過高期望,但實際結果或存在落差,令晚年生活大失預算。退休投資長達數十年,要持續獲取高回報極具挑戰性,尤其隨着年齡增長,資產組合需逐步轉向穩健配置,以降低投資風險,同時也意味着潛在回報會相應減少。投資者應以理性的態度制定和管理回報期望,實現務實可達的儲蓄目標。

(五)高估投資時間

最後一點是,許多人會高估投資時間,認為退休遙不可及,因此「闊佬懶理」。然而,等到迫近退休年齡才開始正視,已錯失複利效應的良機。退休儲蓄的黃金時期是越早越好,能讓複利效應充分發揮,加上承受風險的能力較高,可以投資於風險資產,以爭取較高的長期潛在回報。

退休規劃是一個長遠且需要謹慎對待的過程,投資者應及早正視「三低兩高」的問題,立刻部署及展開行動,方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奠定穩健的財務基礎。



1. https://www.healthbureau.gov.hk/statistics/cn/dha.htm
2. https://www.censtatd.gov.hk/tc/chat20250324.html

本文內所載的資料於刊載時均取材自本公司相信是準確及可靠的來源。本公司保留權利於任何時間更改任何資料,無須另行通知。本文並非就內文提及的任何證券提供或邀請或招攬買賣該等證券。閣下不應僅就此文件提供的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並請向財務顧問諮詢獨立意見。投資涉及風險,尤其是投資於新興及發展中市場所附帶之風險。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引。

本文件並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核。

發行人為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

安聯投資點評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聽到「三長兩短」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意外或不幸的情況。在退休規劃中,其實也存類似的潛在風險,名為「三低兩高」,包括低估壽命長度、低估醫療開支、低估通脹影響,以及高估投資回報和高估投資時間,這些問題若未能及早重視和作出改善,或會對退休生活帶來巨大挑戰。

瀏覽更多

於剛過去的母親節和父親節,相信很多為人子女者都花盡心思,向雙親回饋親恩。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往往竭盡所能提供最好的安排,例如衣食住行及教育等。然而,當他們投放所有資源為子女鋪路時,很多時會忽略個人退休計劃,從而成為威脅晚年生活的不穩因素。

瀏覽更多

近日中美貿易戰硝煙再起,環球股市應聲下挫,牽動投資者情緒。對於一群莘莘學子而言,他們亦正面對一場戰役——中學文憑試。細想學生們應對考試的經驗,其實亦可借鑑於投資儲蓄,助他們打下更穩健的財務基礎,達成不同儲蓄目標。

瀏覽更多

本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筆者在此補祝各位女性三八婦女節快樂﹗

瀏覽更多

今年二月份同時迎來中國元宵節和西方情人節,相信許多情侶和夫婦都度過了甜蜜的節目。有不少人畢生致力尋覓人生伴侶,以及維持長久的關係,但在濃情蜜意以外,我們切勿忽略在人生旅程中,也需要與退休投資「Soul Mate」維繫關係。

瀏覽更多

下星期便是農曆新年,筆者在此先祝賀大家福蛇迎春,萬事如意!蛇予人的印象多是靈動聰慧,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在捕獵時行動迅速果斷。這些特質其實是退休投資者不可或缺,有助我們更有信心面對市場波動,打下穩健的財務基石,令未來的銀髮生活更為豐盛。

瀏覽更多

安聯投資

你正在離開此網站及轉至以下網站。此並不意味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對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所包含的信息給予任何批准或認可,而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亦不會對有關此連結及其包含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請注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可能包含未經認可向香港公眾人士提供的基金和投資策略。此外,亦請細閱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的條款及細則、隱私及安全政策、或其他法律條款信息。如你按「繼續」,即表示您確認上述詳細信息並繼續訪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 如你有任何疑慮,請按「留在此頁」。

Welcome to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選擇您的語言
  • English
  • 中文(繁體)
選擇您的身份
  • 個人投資者
  • 中介人
  • 其他投資者
  • 退休投資者
  •  

     

    安聯精選基金
    • 安聯精選基金為傘子單位信託(本〝信託〞)遵照香港法例並根據信託契約而成立,內含不同附屬基金,各具不同投資目標及/或風險取向。

    • 投資於任何附屬基金均須承擔多種風險(包括(但不限於)投資於定息收入證券的風險、證券風險、與個別公司有關的風險、國家及區域風險、通脹風險、評級下調風險及集中程度風險)。

    • 認購部份附屬基金之單位並不等同存款於銀行或接受存款公司。

    • 部份附屬基金是組合型基金,其絕大部分資產投資於本信託旗下的其他附屬基金。這可能須承受較高風險,例如集中程度風險、與組合型基金的性質有關的風險及資產配置風險。

    • 部份附屬基金可能投資於單一國家或地區。相對於比較多元化的附屬基金,該等附屬基金或會因其集中於單一國家或地區承擔較高風險。

    • 部份附屬基金投資於中國市場及人民幣,可能須承受較高風險,例如人民幣貨幣風險、投資範圍受限制風險、流通性風險、信用及稅務風險。

    • 部份附屬基金可投資於金融期貨或期權合約,會涉及較高的交易對手、流通性及市場風險。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可能失效及╱或導致附屬基金蒙受重大虧損。附屬基金的衍生工具風險承擔淨額最多為其資產淨值的50%。

    • 投資所涉及的風險可能導致投資者損失部份或全部投資金額。

    • 投資者不應單靠本網站的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

請示意您已閱畢及明白有關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