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便宜 唯等待信心回歸
面對市場形勢日趨複雜、投資者信心低迷、外資持續流走等挑戰,不論以市盈率、市帳率或與債券收益率比較,目前中港股市的估值都已經相當便宜。問題是,估值會否低處未算低?暫時我們看不到新資金有大幅流入的跡象,因此股市難見強勁反彈。
不過,從風險調整後回報的角度來看,由於估值實在便宜,即使企業盈利沒有太大復甦、即使新錢也沒有流入,只要投資者的信心稍為恢復一點,例如把投資組合中的中國比例由「大幅持輕」轉為「輕微持輕」,市況已可好轉,甚至出現兩三成反彈亦不出奇。
樓市政策不再走回頭路
反彈的前提,當然是宏觀經濟要穩定下來。儘管基數已跌了不少,但目前的月度數據顯示中國房屋銷情仍然疲弱。有些投資者認為,中央政府的救市規模不如預期。其實筆者一直認為,中國不會有太進取的措施出台,但也不能說是對市場沒有幫助,因為當局早前已經陸續放寬房地購買限制及按揭利率水平等。問題是除非買家有實際需要而願意入市接貨,否則目前大多數人都抱觀望態度,因為單是利息下調並不足以改變整體市場信心,大家對宏觀經濟前景(例如就業市道等)的看法才是關鍵。
而且中國政府的態度亦相當明確,就是不想再想走回頭路──以樓市及債務帶動經濟增長,因此目前的措施主要集中在打通房地產供應鏈及協助未完工項目,以防止住宅物業爛尾。
此外,還有一些結構性因素值得留意,隨著中國生育率下降及人口持續老化,除了個別城市外,整體市場本來就沒有那麼多住屋需求。筆者也曾多次談及,以往內地民眾熱衷置業的原因,不一定是出於實際需要,而是中國的投資渠道不多,磚頭才會成為主要選擇。對於任何一個經濟體來說,要解決樓市問題從來不易,想當年香港樓市由1998年泡沫爆破到見底,也足足用了6、7年時間。
投資者基礎群填補需時
除了樓市問題,外資退場也是投資者的關注所在。中美角力並非始於今天,早在2016年特朗普上台以來便已然開始,並由初時的貿易戰、科技戰發展到今天的投資戰,投資者對此亦應早有心理準備。問題是,歐美資金退場後的形勢將會如何?
筆者相信,包括中東及東盟等與中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的地區,或會對中國及香港資產感到一點興趣,然而新的投資者基礎群(Investor base)需時填補。其實環顧全球,除了美國等市場外,大多數地方的股市都是由本土投資者主導,像以往香港那般由國際資金主導的反而是少數例子,而且在過去數年,我們也見證著港股逐漸由中資主導。
相關投資策略:
›動力亞洲高收益債券
›神州A股
›亞洲多元入息
詳情内容,請聯絡我們或我們的基金分銷商索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