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會否成為新式的「公用事業」?
【符致華】國際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級、中美之間角力不斷及人工智能飛躍發展,促使半導體行業成為了近年最熱門的投資話題。而即將上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更為行業的未來發展軌跡增添了更多不明因素。
翻看歷史,半導體往往會隨著供應周期而波動,出現產品過剩或短缺情況,同時,半導體的需求則取決於產品的創新和經濟周期。身處「數碼達爾文主義」時代,半導體的戰略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過去半導體產業一直透過供求循環而進行自我調節,但面對世界秩序正在重構,各國領導者會否視半導體為關鍵的「共用」(Utility)工具?若然如此,半導體行業未來的定價和產能又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政治干預行業產能
半導體的製造愈來愈精細,其用途也愈來愈廣泛,不再只是用於純粹的計算應用。在上世紀 90 年代和 2000 年代初,個人電腦主導了半導體需求,但後來半導體的應用已擴展至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和遊戲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並進一步滲入到工業自動化、汽車和物聯網(IoT)等。
對國家安全來說,半導體產業也至關重要。在今天,多國政府都在加強干預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其實自從千禧年網路泡沫結束以來,半導體行業基本上都處於健康狀態,但如今在行業的資本支出決策中,我們見到政治參與度愈來愈大,美國和歐洲的「晶片法案」便是明顯例子,此外,日本、南韓和中國政府也對半導體行業提供了巨額補貼。結果是半導體的供應面不再只是純粹由市場供求主導,而是摻雜了更多政治考慮及計算,使其未來的供應更加難以預測。
建造半導體製造設施本身就是一項複雜的任務,新產能往往要一段時間才能面世,因此對短期內行業價格的影響不大。然而,隨著政策對市場供應面的干預持續增加,半導體便開始出現了一些類似公用事業的屬性。
半導體為科技競賽關鍵
環顧全球,台灣企業在半導體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美國則給出最多資金,鼓勵本土產能,並試圖限制半導體製造設備的銷售和出口地。而面對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設備供應限制,中國在領先製造商方面仍然相對落後,但中國也是這一場科技競賽的重要參與者,希望長遠能實現自給自足。
總括而言,面對愈來愈多的供應干擾和操縱,半導體行業或會「公用事業化」,但兩者仍然大有分別。公用事業往往享有接近壟斷的地位,且供需穩定,屬於「非周期性」行業,但半導體的「周期性」特徵仍然非常明顯,例如記憶體晶片等細分市場便完全決取於市場供需,並不似水務或電力等公用事業般享有定價權。在國際地緣政局日趨緊張下,各國開始將半導體「武器化」,如此形勢必然會影響未來的供應和定價。而由於半導體在各行各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不只是科技板塊的投資者,所有投資者都應該密切關注當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