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回暖 如何把握AH股雙重機遇?

【尤靖湧】2025年上半年,香港股市強勢回歸。中國H股指數飆升約25%,互聯網平台股表現尤其亮眼。我們看到香港IPO活動亦明顯回暖,顯示投資者信心正迅速回流。在經歷多年低迷後,中國H股終於跑贏中國A股,並讓投資者重新思考「在岸」與「離岸」市場的配置策略。
簡單來說,近十年才逐漸向國際投資者開放的A股,主要由散戶主導,零售投資者佔A股日均成交量約七成,反觀外資持股比例仍然低於5%。離岸市場則包括在香港及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企業。然而,近年來由於地緣政治緊張,許多原本僅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如今也在香港進行雙重上市。因此,近年離岸市場大多數是以中國H股為代表。
歷年來,離岸市場主要由國際機構投資者主導。但近年中國內地投資者的參與顯著增加,目前已佔香港每日成交量約25%。中國企業之所以選擇香港作為二次上市地點,原因可能包括希望接觸更廣闊的客戶群並獲取國際資本,以提升在全球的「能見度」。
因此,儘管AH兩地上市的皆為中國企業,但在岸與離岸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歷史及產業組成都各有不同。舉例說,離岸市場(這裡主要是談H股)集中於大型互聯網平台,以及銀行、地產、公用事業與能源等傳統產業。相較之下,在岸A股市場則相對更為多元化,涵蓋消費、科技、可再生能源及健康護理,以及這些行業的供應鏈。
然而,我們看到中港兩地指數的組成正出現變化。今年以來,有不少上海或深圳上市公司在香港上市,當中不乏科技創新企業,其涵蓋範圍包括人工智能相關基礎設施、人形機械人、生物科技及家電等,可見離岸市場也逐步變得多元化。對香港投資者而言,同時投資於AH兩地市場,可更全面地掌握中國的增長動能,同時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