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效益:邁向淨零的投資機遇

【蘇可奇】在邁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由傳統化石燃料轉型至潔淨能源是實現氣候轉型的必要一步。然而,在能源需求持續上升的背景下,如何更精明地使用能源,亦是達致淨零排放的關鍵策略,同時也為投資者創造了不少機遇。

國際能源署將能源效率稱為「第一燃料」,因其能在新增能源供應之前先行降低需求。能源效率不僅能更快速、成本效益更高地減少排放,更是推動低碳經濟的重要動力。惟我們認為,能源效率的潛力尚未被充分發揮。隨著愈來愈多相關解決方案面世,這種情況有望改變。

何謂能源效率?

能源效率與「能源節制」——例如關燈省電——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在達致相同成果的前提下,使用更少的能源,這是目前最快速且最具成本效益的減碳策略之一,但仍未被廣泛應用。以照明為例,LED燈泡已逐漸取代傳統鎢絲燈膽,後者僅能將不到20%的電力轉化為光源,而LED則可達80%至90%1,效益明顯較高。

波士頓大學的研究指出,全球逾三分之二的初級能源在轉化為有用服務(如室內供暖)前即已流失2。即使是效能最佳的發電廠,也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能源在輸電與配電過程中流失3。最終,僅有少部分初級能源能真正轉化為具經濟價值的服務,可以說,全球能源系統的浪費程度令人震驚。

電氣化的能源效益更佳

外界常有一誤解,認為我們需以等量的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所提供的初級能源。事實上,化石燃料系統在能源轉換方面效率偏低。相較之下,電氣化交通與供暖不僅能提升效能、節省成本,更有可能將最終能源需求減少達40%4。例如,電動車的能源效益便是傳統汽油或柴油車的三至五倍5

在數碼時代,許多新興產業的耗電量不斷攀升。除了數據中心,電動車、無人機、機械人、感測器,以及支援這些技術的半導體與人工智能系統,皆高度依賴能源。預計至2050年,全球電力需求將以每年約4%的速度增長5,其中約85%的增幅將來自新興市場(如中國、印度、東南亞及非洲)6,原因是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將大幅推高用電需求。

創新解決方案成關鍵

面對能源需求上升,我們應如何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與能源效率相關的創新解決方案,相信將成為箇中關鍵。

例如,人工智能能源管理系統、智能恆溫器與先進建築材料等技術,正加速能源效率的發展。同時,嶄新的商業模式如「能源即服務」(Energy-as-a-Service)亦在改寫能源的使用與融資方式。此模式讓用戶毋須自行購買或管理能源設備,而是透過訂閱方式,按月或按使用量付費,享受穩定的能源供應與相關服務。在固定收益領域,約40%的主題債券已將能源效率列為資金用途或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績效指標6,反映市場對此領域的重視。

總結而言,投資能源效率不僅能節省成本,更是推動未來韌性、真正減碳及創造投資回報的關鍵。隨著技術進步與商業模式創新,能源效率的潛力正逐步釋放,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資料來源:
1. 安聯投資,Future Energy Solutions,截至2023年10月30日。
2. 安聯投資,美國能源資訊署和波士頓大學全球永續發展研究所,截至2023年7月24日。
3. 安聯投資,美國能源資訊署和波士頓大學全球永續發展研究所,截至2023年7月24日。
4. 安聯投資,New Energy World,截至2025年1月29日。
5. 安聯投資,彭博新能源財經,截至2024年。
6. 安聯投資,國際能源署,截至2024年1月。

原文刊載於香港經濟日報 27/08/2025

安聯投資點評

【蘇可奇】身在香港的我們也許感受不到,但數據顯示,原來近年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愈趨嚴峻,飢餓與營養不良人數不斷上升,如今竟然有超過7億人每日面對三餐不繼的窘境1。令人震驚的是,與此同時每年竟有超過10億噸食物被浪費,如此數量足以養活20億人口2

瀏覽更多

【符致華】世界局勢風起雲湧,地緣政治緊張升溫,不少國家都重新審視自身的安全與經濟命脈。過去數十年,歐洲國家普遍傾向非軍事化,將資源投放於民生與社會建設。然而隨着烏俄衝突持續、亞洲局勢升溫及供應鏈頻繁受阻,「戰略自主」這個概念正迅速成為各國政府乃至投資者的關注重點。

瀏覽更多

【馬桂銓】美國及歐洲上市公司陸續派發第三季業績。由於美國聯邦政府持續停擺,許多宏觀經濟數據暫時停止發表而無法取得,因此本季度的財報表現較以往更受市場關注。自10月1日政府停擺至今,我們尚未見到解決跡象。然而到目前為止,市場情緒並未受到明顯影響。在10月首17天,MSCI日本指數與MSCI歐洲指數分別上漲 1.8% 與 1.6%, MSCI 亞太(除日本)指數也有1.3%升幅,但美國標普 500 指數卻下跌 0.31%。

瀏覽更多

【鍾秀霞】正當全球醫療健康板塊面對逆風之際,中國的醫藥行業卻展現出令人矚目的復甦勢頭。尤其是在生物科技領域的爆發力刺激下,中國企業在癌症靶向治療方面已居世界領先地位,我們看到了中國創新藥股的股價在第二季以來便大幅上揚,反映市場信心逐步回暖。

瀏覽更多

【馬桂銓】環球股債市場持續上揚。截至9月9日,MSCI全球指數在本月迄今升1%,延續8月的1.9%漲幅。彭博美國綜合債券指數迄今則升1.1%, 8月升幅為1.2%。以地區劃分,MSCI亞太(除日本)指數領漲,9月迄今升2.3%,緊隨其後的是上升1.3%的MSCI日本指數(以當地貨幣計),至於美國標普500指數繼8月升2%後,本月至今亦微升0.86%。

瀏覽更多

【蘇可奇】身在香港的我們也許感受不到,但數據顯示,原來近年全球糧食安全問題愈趨嚴峻,飢餓與營養不良人數不斷上升,如今竟然有超過7億人每日面對三餐不繼的窘境1。令人震驚的是,與此同時每年竟有超過10億噸食物被浪費,如此數量足以養活20億人口2

瀏覽更多

瀏覽其他焦點基金

   

詳情內容,請聯絡我們或我們的基金分銷商索取更多資訊。
   

安聯投資

你正在離開此網站及轉至以下網站。此並不意味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對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所包含的信息給予任何批准或認可,而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亦不會對有關此連結及其包含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請注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可能包含未經認可向香港公眾人士提供的基金和投資策略。此外,亦請細閱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的條款及細則、隱私及安全政策、或其他法律條款信息。如你按「繼續」,即表示您確認上述詳細信息並繼續訪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 如你有任何疑慮,請按「留在此頁」。

Welcome to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選擇您的語言
  • English
  • 中文(繁體)
選擇您的身份
  • 個人投資者
  • 中介人
  • 其他投資者
  • 退休投資者
  • 安聯環球投資基金 
    • 安聯環球投資基金作為UCITS規例下的傘子型基金,旗下設有投資於固定收益證券、股票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多個不同附屬基金,每一附屬基金各具不同的投資目標及/或風險取向。

    • 所有附屬基金可投資於金融衍生工具,會涉及較高的槓桿、交易對手、流通性、估值、波幅、市場及場外交易風險。附屬基金的衍生工具風險承擔淨額最多為其資產淨值的50%。

    • 部份附屬基金的部份投資亦可投資於任何一項工具或工具的組合,例如固定收益證券、新興市場證券及/或按揭證券、資產擔保證券、房地產相關資產(尤其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及/或結構產品及/或衍生工具,該工具可能會涉及不同潛在風險(包括槓桿、交易對手、流通性、估值、波幅、市場、相關房地產價值及租金收入波動及場外交易風險)。

    • 部份附屬基金可投資於單一國家或行業〔尤其是小型股/中型股公司〕。相對於比較多元化的附屬基金,該等附屬基金或會因其集中投資而承擔較高風險。部份附屬基金須承受重大風險包括投資/一般市場、國家及區域、新興市場〔如中國內地〕、信貸能力/信貸評級/評級下調、違約、資產配置、利率、波幅及流通性、交易對手、主權債務、估值、信貸評級機構、公司特定、貨幣〔尤其是人民幣〕、人民幣債務證券及中國內地的稅務的風險。

    • 部份附屬基金可投資於可換股債券、高收益、非投資級別投資及未獲評級證券,須承擔較高風險(包括波動性、本金及利息虧損、信貸能力和評級下調、違約、利率、一般市場及流通性的風險),因此可對部份附屬基金的資產淨值構成不利影響 。可換股債券將受提前還款風險及股票走勢所影響,而且波幅高於傳統債券投資。

    • 部份附屬基金可將相當比例的資產投資於由非投資級別主權發行機構〔例如菲律賓〕所發行或擔保的附息證券,因而須承擔較高的流通性、信用/違約及集中程度的風險,以及較大波動及較高風險水平。因此投資者可會蒙受嚴重虧損。

    • 部份附屬基金可投資於歐洲國家。歐洲經濟及財政困境有可能會惡化,因而對此附屬基金構成不利影響(如增加歐洲投資所附帶的波動、流通性及貨幣的風險)。

    • 部份附屬基金或會透過滬/深港通或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或其他海外投資渠道制度及╱或相關容許的其他方式而直接及╱或透過一切合資格工具而間接投資中國A股、中國B股及╱或中國債務證券市場故此須承受相關風險〔包括額度限制、規則及規例的更改、附屬基金匯回款項限制、交易限制、中國市場波動及不穩定、潛在的結算及交收困難、交易對手違約、中國經濟、社會和政治政策的變動及中國內地稅務等風險〕。

    • 部分附屬基金可採取以下策略,社會責任投資(「SRI」)(專屬評分)策略、SDG策略、可持續發展關鍵績效指標策略(相對)、綠色債券策略、多元資產可持續發展策略、可持續發展關鍵績效指標策略(絕對界線)、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評分策略及可持續發展關鍵績效指標策略(絕對)。如採取以上策略,附屬基金須承受策略相對的可持續投資風險〔如導致附屬基金在有利條件下放棄買入若干證券的機會,及╱或在不利條件下出售證券或倚賴來自第三方ESG研究數據供應商及內部分析的資料及數據,其可能帶有主觀成份、不完整、不準確或無法取得,及╱或與基礎廣泛的基金相比會減低風險分散程度〕。此外,部分附屬基金可能特別專注於被投資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效率,而非其財務表現。因此可能對相關附屬基金的表現構成不利影響。

    • 部份附屬基金可投資於固定分派百分比股份類別(AMf類股份)。投資者請注意,固定分派百分比不獲保證。該股份類別不能替代支付固定利息的投資。AMf類股份的分派百分比與該等股份類別或附屬基金的預期或過去收入或回報無關。如果附屬基金錄得負回報,固定分派百分比股份類別將繼續作出分派,因而可能對附屬基金的資產淨值構成不利影響。正數派息率並不代表正數回報。

    • 投資所涉及的風險可能導致投資者損失部份或全部投資金額。

    • 投資者不應單靠本〔網站/文件〕的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

       

    :附屬基金派息由基金經理酌情決定。派息或從附屬基金資本中支付,或實際上從資本中撥付股息。這即等同從閣下原本投資金額及╱或從金額賺取的資本收益退回或提取部份款項。這或令每股資產淨值即時下降,及令可作未來投資的附屬基金資本和資本增長減少。因對沖股份類別參考貨幣與附屬基金結算貨幣之間的息差,有關對沖股份類別之分派金額及資產淨值會因而更受到不利影響,特別是若該等對沖股份類別正採用利率差距中性政策。股息派發適用於A/AM/AMg/AMi/AMgi/AQ類收息股份(每年/月/季派息)及僅作參考,並沒有保證。正數派息率並不代表正數回報。有關附屬基金股息政策詳情,請參閱銷售文件


    安聯環球投資亞洲基金

    • 安聯環球投資亞洲基金(「本信託」)乃遵照香港法例並根據信託契約而構成的傘子單位信託。安聯精選主題收益基金、安聯寰通收益及增長基金及安聯收益基金是本信託的附屬基金(每一「附屬基金」),投資於固定收益證券、股票及衍生工具,每一附屬基金各具不同的投資目標及/或風險取向。

    • 部份附屬基金須承受重大風險包括投資/一般市場、個別公司有關、新興市場、信貸能力╱信用評級╱調低信用評級、違約、波動性及流通性、估值、主權債務、主題集中程度、以主題為基礎的投資策略、交易對手、利率變動、國家及地區、及資產配置及貨幣〔如外匯管制,尤其是人民幣〕的風險,及因貨幣貶值對人民幣計價股份類別構成的不利影響。

    • 附屬基金可投資於可能高度缺乏流通性且容易出現價格大幅波動的資產抵押證券及按揭證券。此等工具可能較其他債務證券承受更大的一般市場風險、集中程度風險、信用和交易對手違約風險、流通性風險及利率風險。

    • 部份附屬基金可投資於高收益(非投資級別與未評級)投資及/或可換股債券,須承擔較高風險,如波動性、違約、利率變動、一般市場及流通性的風險,因此可對附屬基金的資產淨值構成不利影響 。

    • 所有附屬基金可投資於金融衍生工具,附屬基金會涉及較高的槓桿、交易對手、流通性、估值、波動性、市場及場外交易風險。運用衍生工具可能導致附屬基金承受超出原有投資款額的虧損。附屬基金的衍生工具風險承擔淨額最多為其資產淨值的50%。

    • 這項投資所涉及的風險可能導致投資者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

    • 投資者不應僅就本網站而作出投資決定。

       

    註:附屬基金派息由基金經理酌情決定。派息或從基金收入及/或從資本中支付,這即等同從閣下原本投資金額及╱或從金額賺取的資本收益退回或提取部份款項。這或令每個收息單位資產淨值即時下降,及令可作未來投資的基金資本和資本增長減少。因對沖股份類別參考貨幣與附屬基金結算貨幣之間的息差,有關對沖股份類別之分派金額及資產淨值會因而更受到不利影響,特別是若該等對沖股份類別正採用利率差距中性政策。股息派發適用於A/AM/AMg/AMi/AMgi類收息股份(每年/月派息)及僅作參考,並沒有保證。正數派息率並不代表正數回報。有關附屬基金股息政策詳情,請參閱銷售文件。

請示意您已閱畢及明白有關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