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利率變化
定息收益:
變幻下展現機遇

隨著通脹、利率及經濟前景不斷轉變,市場環境亦變得複雜。由於各地央行尋求在遏抑通脹與金融風險之間取得平衡,市場或會持續波動,不過我們留意到政府及企業債券展現了一些機遇。
內容摘要
- 環球增長疲弱及利率高企下,我們認為定息收益的不同功能,有助投資者在未來幾個月作出相應部署。
- 在極其波動且利率缺乏方向性下,主權債的收益率或會在若干區間內波動,投資者可伺機部署以把握機遇。
- 我們認為隨著央行步入加息周期尾聲,收益率曲線的形態在2023年開始變得陡峭。
- 在公司層面,我們認為不少投資級別債券發行商的前景仍然受控;我們認為高收益信貸正回歸公允值。
債券市場在重大價格重估後持續變化。市場仍然極其波動,與不斷變化的經濟數據(主要是通脹方面)及不明朗的利率走勢頗為一致。
我們認為各地央行面對的兩難局面在2023年第一季更為明顯,一方面可能要繼續應對高於預期的核心通脹,另一方面又要遏止突然加息所引發的金融穩定性風險。從近來的一些市場困境便可見一斑,包括2022年9月及10月的英國政府債市波動,以及2023年第一季在美國地區性銀行與歐洲銀行業出現的危機。1
對此,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利率長期處於較高水平,同時各地央行繼續間歇性地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可幸的是,較高的收益率令債券變得更加吸引,而這種資產的不同功能,有助投資者在複雜的市場形勢下作出相應部署。目前,就業市場強韌有助紓緩全球經濟衰退所帶來的憂慮。各地的經濟及政策差異可為債券投資者提供廣泛機遇。我們認為或可初步考慮年期較短的核心政府債,當加息周期已處於較後階段,通脹調整後收益率較高。
定息收益資產配置概要
核心利率 |
|
地區 |
著眼於市場的相對價值;偏好實際收益率較高的地區如美國,而不是德國與日本 |
存續期 |
策略性地部署於在區間內波動的市場如美國;配置較長存續期的債券作為逆向投資策略 |
收益率曲線 |
美國的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其收益率曲線的形態趨向陡峭;歐元區的收益率曲線還未步入陡峭的階段 |
通脹 |
稍為持重歐元區;由於通脹壓力降溫或價格已充份反映,將降低持倉 |
貨幣 |
隨著美國相對其他地區在周期性經濟增長上的優勢減弱,更多正面訊號反映美元轉弱 |
企業信貸 |
|
投資級別(IG) |
歷史分析指出,在踏入經濟衰退3個月之後,為增加風險持倉提供更大空間 |
高收益 |
對波幅系數(Beta)資產持中性或輕微持輕看法;由於息差緩衝有所增加,在BB/B級債券被拋售下可增加風險持倉 |
混合型資產 |
在大幅折讓下,審慎選取個別可換股債券,浮息優先證券有助分散利率風險 |
證券化資產 |
目前相對企業債的息差並不吸引,偏好於評級較高的券次,因為銀行需要保留部分風險 |
地區 |
相對於歐元高收益債券,較為偏好美元高收益,對投資級別債券亦持同樣看法,更大範圍地持輕亞洲高收益債券 |
行業 |
持重資本充裕、資金及收入來源分散,且具系統重要性的歐盟及美國銀行 |
新興市場債券 |
|
強勢貨幣主權債券 |
負面因素減退,如美國利率走勢、中國經濟及俄烏局勢;資金流正面;利差吸引 |
當地貨幣主權債券 |
通脹見頂下,部分存續期持倉具吸引力;美元疲弱或增加預期回報 |
強勢貨幣企業債券 |
存續期較短的企業債券,其基本因素及利差普遍吸引;中國的利淡因素有所緩和 |
這些觀點會定期更新,以反映不斷變化的市場狀況,並會獨立於建立投資組合時所考慮的因素。過去表現並不是未來表現的可靠指標。
環球增長溫和 提防衰退風險
我們認為未來幾個月將會繼續出現低於趨勢增長。環球經濟疲弱仍然是我們的基本情境,而這亦是全球經濟學家的一致預測(見圖1)。我們認為美國相對其他地區在經濟增長上的優勢有所減弱,部分原因是外界對歐元區及中國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稍為減輕。
然而我們預期央行在短期內的加息行動,將會對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活動構成壓力。收緊貨幣政策所帶來的影響在最近的美國勞工數據及調查中已經顯而易見,調查顯示銀行正在收緊貸款標準。由於利率有進一步上升風險,不能忽視全球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中國早於預期地重啟經濟,有助抵消其他主要成熟地區經濟活動疲弱的部分影響。然而,與歐美在疫情封城之後重啟經濟活動時相比,我們預期提振中國需求的程度會較為遜色。
新興市場在2023年的增長預期已經回落。2 但是中國最近重啟經濟,加上歐洲經濟活動優於預期或對全球經濟起正面作用,從而支持新興市場表現。
市場啟示
- 考慮歐元區周邊債券:我們認為在主權信貸市場中,歐洲的增長優於預期或為歐元區周邊債券帶來機遇,當中收益率曲線變得更加陡峭或令區內債券能提供高於核心政府債券的收益率。
- 尋找能夠受惠於中國重啟經濟的資產: 我們認為中國解除防疫封鎖及中國在需求(包括旅遊及貿易)上的反彈,或會被全球經濟放緩部分抵消。因此,在亞洲尋求機遇的投資者,或會考慮向中國出口多於歐美地區的國家,例如印尼、馬來西亞及新加坡。
- 關注盈利表現: 在企業層面,我們認為隨著市場對長期深度衰退的憂慮有所減退,不少投資級別發行商的前景仍然受控。但是我們認為投資者應繼續注視企業在未來幾季的盈利表現,以衡量消費與消費者信心受壓,以及通脹強勁對盈利的影響。
- 檢視B級發行商: 我們認為高收益信貸市場正回歸到公允值,因為市場價值已反映了輕微衰退。前景正在惡化,但是基調仍然良好。由於最終政策利率、增長及消費者支出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投資者應審慎行事。在不明朗的經濟前景下,投資評級為B級的債券在高收益市場可能提供潛在的對沖功能。
圖一:部分地區經濟面臨顯著放緩
資料來源:Thomson Reuters Datastream、彭博共識預測、安聯投資。數據截至2023年2月。
即使通脹料將放緩,但是政策利率偏高仍是2023年 經濟的主要風險
在需求疲弱及勞工市場正在放鬆下,我們預期2023年全球通脹將會有所放緩(見圖2)。但是我們認為各地央行並不願意放棄緊縮貨幣政策,因為核心通脹仍然偏高,而且遠高於央行目標。況且,勞工市場最近即使有放鬆跡象,但是仍然偏緊。
美國聯儲局的最新經濟預測摘要顯示,當局在2023年將會再加息一次。整體而言,我們認為債券市場可能低估了聯儲局維持「高息環境更加長久」的政策立場。3因此,我們認為即使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正在放緩,但是2023年的主要風險仍然是央行願意將政策利率維持在高水平。
在歐元區,我們認為投資者可能需要對利率走勢保持審慎。儘管歐洲央行最近大幅加息,但是我們認為區內的實際利率仍然過低,無法在年底前令通脹降至2%的目標水平。
相比之下,不少新興市場或更接近緊縮周期尾聲。我們認為聯儲局的政策立場,引發外界在增長前景疲弱及通脹放緩下,仍對一些新興地區央行是否有能力減息的質疑。
市場啟示
- 反映區間波動走勢:我們認為未來幾個月的波幅較高,且利率缺乏方向,主權債券收益率或會維持在區間波動,即在特定的高低位之間上落。我們認為識別這些交易區間,並作出相應部署,將有助投資者應對不明朗環境。
- 尋找高評級的短期債券:隨著部分央行的加息周期接近尾聲,我們認為收益率曲線有可能在2023年裡,開始變得陡峭。這種情境或有利於以高評級的中短期債券為主的組合作「債券利差交易」,一方面可獲取息票收益,另一方面可受惠於債券接近到期時,價格回到其面值
- 注視實際收益率: 在通脹前景不明朗下,我們認為投資者應著眼於「實際收益率」,即考慮計及通脹因素後的利息回報。當中包括紐西蘭、墨西哥及美國等市場,我們認為這些市場的央行正處於加息周期中,較為成熟的階段。
- 審視歐洲銀行業的機遇:銀行業受壓最近成為新聞焦點,部分原因是金融體系因加息而受壓。但是在歐洲銀行業當中,我們認為存款定價對利率變化敏感度較低(即銀行毋須被迫以接近市場利率支付受監管的儲蓄存款),以及因持有大量浮息按揭貸款而令貸款重新定價較快的地區,或存在機遇。
圖二:有跡象顯示通脹或趨於平穩
資料來源:彭博、安聯投資。數據截至2023年2月。
1資料來源:中國4月份數據顯示經濟復甦失去動力,考驗政策制定者,路透社,2023年5月16日; 隨著消費者價格下跌,中國通縮壓力加大,路透社,2023年7月10日。
2資料來源:歐洲央行上調利率至22年高位後無意暫停,路透社,2023年6月15日。